当前位置 : 主页 > 课程建设 >

《概论》课程第一至七章的参考教案

时间:2015-10-08 访问次数:

 
 
 
 
 
 
早自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课程时间表
 
 
 
 
 
 
 
 
 
 
 
 
 
教 学 笔 记
 
 
课程名称:《概论》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第  周至第      
总学时数            周学时 
 
 
 
教课教师:
系主任 
 
 
 
 
 
 
           
 
 
 
 
 
 
       
  学年 学期       学科  《概论》
      教学进度(内容提要) 教学方法
 
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历史进程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讲授
多媒体
 
 
2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讲授
多媒体
 
 
3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讲授
多媒体
 
 
4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讲授
多媒体
 
 
5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讲授
多媒体
 
 
6
 
  • 内容和意义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讲授
多媒体
 
 
7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讲授
多媒体
 
 
8
 
  •  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  基本路线
讲授
多媒体
 
 
9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讲授
多媒体
 
 
10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讲授
多媒体
 
 
11
 
  •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讲授
多媒体
 
 
12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讲授
多媒体
 
 
13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大实际
讲授
多媒体
 
 
14
  第二节 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讲授
多媒体
 
 
15
 
  •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讲授
多媒体
 
 
16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讲授
多媒体
 
 
17
  期末复习 讲授
多媒体
 
         
         
         
         
         
 
授课类型
 
新课(   
 
 
教学大纲
 
自己编写(   
旧课(    他人编写(   
 
理论教学: 28  学时
 
习题:   2 学时
 
讨论:    2 学时
 
实验:    2  学时
 
参观:    学时
 
其它:  2  学时
 
  • 课程定位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简称毛邓三,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必修课。本课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二、课程任务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坚定在党的领导 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组织
1、理论知识要求
结合时代的要求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重点明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的内涵及其分析方法,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
2、能力要求
通过学生阅读、调研、发现问题、查阅整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和教师讲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掌握科学的思想武器 ,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教材版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
 
 
 
 

 

 

 

 

 

 
总体说明:
 
 
 
 
 
 
 
 
删减的内容:
 
 
 
补充、更新的内容:
                     
 
 
一讲
 
第一章 第一——二节
 
第一周 星期————
标题: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与历史进程
  •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教学目标:
知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技能:
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需要,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教学重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难点:
 
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的极端重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论述题
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中去的思想,但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而就全党来讲,则是在延安整风之后。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后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2、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只能各国问题的需要。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 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 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党在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都不足,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甚了解,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严重的曲折。遵义会议以后,党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 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 主义的中国化。
党 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 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 进,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 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第一 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深刻论证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 共产党人成功地开辟了以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分析和批 判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并及时吸取抗日战争的新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特别是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想成熟。1945年党在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进行了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是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现实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 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 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其基本点,一是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和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 产阶级。二是认为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毛泽东领导我们党,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 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 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泽东又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建 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思想和方针。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毛泽东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 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开展人民革 命战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战略战术,如何巩固国防等一系列重大方针问题。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毛泽东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毛泽东根据“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个基本观点,提出过许多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
党的建设理论。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 家,建设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特别注意从思想上建党,提出党员不 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经常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除了上面讲的这几个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思想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实践指导意义)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长远指导意义)
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 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问题上,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认为凡是毛泽东作出的一切决策、指示,都必须坚决维护、始终 遵循;另一种是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毛 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 的实践,人们对如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还缺少规律性认识,加上当时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发生过曲折。毛 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确犯有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是一 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我们应该珍视这一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所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并在新的实践中运用和发展。
 
 
 
 
 
 
 
 
 
 
 
 
 
 
二讲
 
标题: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
 
 
 
教学目标:
知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技能:
通过教学,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正确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 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提高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教学难点:
一、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论述题
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体系?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时代主题的转换(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全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由此开创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新时期。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基本形成。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指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科学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强调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邓小平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3、改革开放理论。邓小平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5、除了上面指出的几个方面外,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包含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实践指导意义)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长远指导意义)
 
 
 
 
 
 
 
 
 
 
 
 
 
 
 
 
 
 
 
 
 
 
 
 
 
 
 
 
 
 
 
 
 
 
三讲
 
标题: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五节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教学目标:
知识: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2、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技能:
通过教学,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教学重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教学难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论述题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历史背景: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4、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形成与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将治党治军新的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而创立的。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
2001年7月,江泽民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正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
    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提出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2003年7月,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系统的科学理论的内涵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现和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始 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 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实践指导意义)
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长远指导意义)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 以人为本体现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 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3. 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四讲
 
标题:
  •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与三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
1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2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技能:
 
正确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与三大理论成果
教学重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教学难点: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论述题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指出,“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并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如果没有毛泽东晚年的错误,特别是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的问题,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没有重新确立的任务。可是,党在1957年下半年以后走了一段弯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不同程度上被抛开了或者说偏离了,结果遭受了严重的挫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领导全党进行的第一次拨乱反正,就是重新恢复实事求是的权威,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
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进入21世纪,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这次讲话,求真务实被提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的高度,进一步深化了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认识。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一切从实际出发
    毛泽东指出:“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强调,我们在每一个时期,处理各种方针政策问题时,一定要从当前的、现实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实际出发。如果不根据现在
的条件思考问题、下决心,很多问题就提不出来、解决不了。江泽民把这个思想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着眼点”,即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2、理论联系实际
    毛泽东一贯倡导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思想,他指出:只有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 点和方法,“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要做到理论联系实 际,一要吃透理论,不仅要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更要注意把握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要搞清实际,不仅要有对中国实际的感性认识, 更要上升到对其本质的理想把握。
    3、实事求是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 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 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 国实际相结合。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毛泽东坚持并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思想,强调:“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据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他还曾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 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 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 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五讲
 
标题:
  •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与三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教学目标:
知识:
 
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技能:
 
正确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与三大理论成果
教学重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教学难点: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论述题
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所 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 以来的理论创新;(历史起点)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逻辑起点)
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这是坚持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所必然得出的政治性结论。
毛泽东曾经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自己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 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虽然我们走了弯路,但是应该说,从毛泽东的主观愿望来讲,他是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进行“第二次结 合”,努力走出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人的正确思 想是从哪里来的?》等等,并没有因为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就失去了它们的理论价值。
而邓小平关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所得出的基本结论。
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不断推荐内理论创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就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当代中国和世界,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国际局势新变化的关系,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趋势,为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提供依据,为社会主义的长治久安提供借鉴。把握规律性,就要把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与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把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统一起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富于创造性,就要直面现实的矛盾,依据对时代、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对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适时地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的与时俱进,要特别重视理论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
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需要注意的是,并非任何标新立异的观点都是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
 
 
 
 
 
 
 
 
 
 
 
 
 
 
 
 
 
 
 
 
 
 
 
 
 
 
 
 
 
 
 
 
 
 
 
 
 
 
 
 
 
 
标题: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经验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特点和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近代中国的国情,社会不同阶层对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选择,这种选择的成就与失误表现在哪些方面。
技能:
 
了解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教学重点: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教学难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论述题
如何理解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课后小结:
 
 
 
 
 
 
 
 
 
标题: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经验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教学目标:
知识:
 
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内容,理解并掌握新民主主义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及其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掌握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及其发展规律。
技能:
了解并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2、三大法宝
教学难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论述题
如何理解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是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它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发展前途。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近代中国 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它们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但是,在不同历史阶段,随 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 要对象是国民党新军阀;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的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之、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同样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 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因此,城市小资产阶级同样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因此,他们虽然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 但既不能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更不可能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原因是: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一是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这就形成了中国无产阶 级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二是它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的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三是它大部分出身破产的 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
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是,中国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的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 人;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容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 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前途)
在这一问题上,分析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左”倾教条主义的“一次革命论”,只看见联系,混淆了区别;二是来自“右”的“二次革命论”,只看到区别,而没有看到联系。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945年,他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住仪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1、新民主住仪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基本内容是:推翻帝 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建立的是不同于资 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也不同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947年12月,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注意两点:一是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二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保护民族工商业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祥见《导刊》第47页)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也就是坚持民族的形式、科学的内容、大众的方向。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这样有利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30年1月,毛泽东针对党内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这篇文章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1938年11月,毛泽东发表《战争和战略问题》。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客观依据:
  •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
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
  • 第二,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
要想成功,必须发动农民、依靠农民和武装农民,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 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心城市,农村则是反革
命力量统治的薄弱环节,中国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先占乡村,后取城市,走具有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
             
现实可能性:
第一、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大国。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这就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
第二、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大有回旋余地,而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及其互相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发展的缝隙。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一、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在那些受过
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第二、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
展的又一重要的客观条件。
第三、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
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内容: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 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1、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必要性:首先是由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由于敌人的强大和革命力量的弱小,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可能性:由于无产阶级和农民、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面临着共同的敌人,因此能够结成统一战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
 基本原则和经验: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及其关系(工农联盟和工人阶级和非劳动阶级的联盟);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同盟者领导的两个条件(巩固工农联盟,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方针。
     2、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斗争;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党指挥枪;武装斗争要和其他斗争形式相结合。
     3、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在一个 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度里,农民出身的党员占党员的多数,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也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 主要特点;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必须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起来,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建设的根本原 则;要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而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人民革命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具有伟大是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标题: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教学目标:
知识:
使大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与特征;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文化,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技能:
理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事理论创造,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努力培养大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观点分析和认识事物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转变的过程、途径和步骤等;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论述题
如何理解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四章   社会主改造理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结合我国实际,系统地回答了中国为什么选择和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这一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一  从新民主主到社会主转变
 
    一、新民主主社会是一个渡性的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这是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
毛泽东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是因为:
    第一,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介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之间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
第二,政治上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当时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第三,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在这些经济成分中,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而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则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新民主主义社会要继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逐步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
第四,上述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其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五,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二、党在期的线
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明确。但是对于何时过渡?怎样过渡?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到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从彻底完成民主革命起即逐步过渡的发展变化过程。
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
从1949年至1952年,党领导人民首先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开始为将来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条件。
到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政治、经济及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毛泽东和党中央开始重新思考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间和步骤问题,毛泽东认为新中国的成立,就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1952年9月,毛泽东在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过渡,这是酝酿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开始。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总路线提出的必要性:
第一,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就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而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就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第二,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在充分利用原有工业潜力和进行新的工业建设的同时,必须对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只有加快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才能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
 总路线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增产一般比较明显。这也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这也成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社会主义国家正充满向上发展的活力。此外,朝鲜战争停战也使世界的形势开始和缓。这为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二  社会主改造道路和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农民的个体所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党在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农民组织起来,使农业能够由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变为合作经济,使农民逐步摆脱贫困状况而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这样,在土地改革后,党不失时机地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受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这实际上成为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准备。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党制定并贯彻执行了依靠贫农、下中农,团结其他中农,由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这使农业合作化进程有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
到1956年底,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已达1.17亿户,其中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8%,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
具体来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第二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第三步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
到1956年底,全国共组织了l0万个合作社,入社社员占全部手工业从业人员的92%以上,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党和政府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也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我国之所以能够采取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首先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其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这就为将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的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再次,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再加上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以及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因素,这样,就使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只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地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因此,这种新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二、社会主改造的经验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1、历史经验
第一,在国家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上,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道路,这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
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力发展,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上,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及时总结农民的实践经验,创造出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过渡形式。
在手工业改造方面的逐步过渡,不仅保护和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为手工业逐步进行技术改造创造了条件。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创造出从初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避免了流血革命。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
 2、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偏差和失误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一九五六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出现这些问题,有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的因素,同时,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上的一些问题,主要是:
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
当时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形成科学的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致使一些遗留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标题: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教学目标:
知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伟大意义;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技能:
理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事理论创造,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努力培养大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观点分析和认识事物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论述题
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三  社会主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基本制度的初确立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建立的同时,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954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条件和保证,为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创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已经被清除出中国大陆;官僚资产阶级已经在中国内地被消灭;原来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民族资产阶级分子被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亿万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成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知识界已经组成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广大劳动人民从此摆脱了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以及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在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的同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过渡时期存在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精力来解决这个矛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及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基本确立。从此,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二、确立社会主基本制度的重大意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它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中顺利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标题: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
技能:

掌握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本质的含义、特点及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本质两个方面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论述题
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苏联模式。但苏联模式未必适合中国。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开始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揭示了苏联模式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等等。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毛泽东于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从1956年4月到1966年4月,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以后,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的挑战面前,毛泽东率先提出了科学对待一切外国的东西,以苏联经验为借鉴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性任务,并且取得了探索的初步而丰富的成果。 
1.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提出“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总结、探索的初步成果。
2.1956年9月,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指出党和全国人民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 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坚持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在综合平衡中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提出了执政党建设问题,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 对个人崇拜,加强党和群众联系。总的来说,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1957年2月, 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指出,正 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是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这个讲话成为对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但是,1957年反右派的扩大化,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959年的反右倾,是“左”倾错误的大发展,再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中国的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了严重困难,即通常所称的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全面失调。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制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党和政府认真地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为调整国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出现好转的趋势,到1965年,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时期结束,社会主义建设又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党在这十年中虽然发生过严重失误,遭受过严重挫折,但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这是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主导方面。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1.走俄国人的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最初探索
这是20世 纪的五六十年代,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的以下论 述,深刻概括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特点。他指出:“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 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由于中国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逐步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苏联又是世界上唯一取得社会主义建设 经验的国家,中国当时所处的国际和国内环境都十分复杂,自己又缺乏任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因此,学习和借鉴苏联的历史经验,甚至搬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 模式,就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特点。尽管如此,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仍然努力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 苏联模式的框架内,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走自己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崭新探索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初步探索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未付诸实施,有的在实践中没能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957年下半年以后,国际国内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认为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有利的国内环境,可以很快地实现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在经济建设上往往急于求成;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做阶级斗争;在党内生活中,容易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产生的不同意见视为“路线斗争”、“阶级斗争”,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了曲折,以致后来又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
  党中央许多领导同志都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刘少奇提出,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他认为,农村生产和分配的单位不能太大,如果生产关系跑到生产力的前头就会破坏生产力;主张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同产量联系起来的责任制。
周恩来提出了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
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
朱德还强调党执政后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护生产、巩固和纯洁党的组织、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保证党的集中统一。
邓子恢等提出了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
所有这些,都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仍然提出了一些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 他提出了党际关系不应影响国家关系;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提出了我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等等。
    总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虽然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犯过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遭受了重大挫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经济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仍然是巨大的。从历史上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经过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才使党逐步掌握了中国革命的规律,领导革命取得成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经过了一个反复的探索过程,其间也经历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两次重大挫折,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20多年的曲折发展也深刻地教育了全党,为我们逐步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前提和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逐步进入低潮,社会主义日益陷入深重的体制性危机的时候,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制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82年9月,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 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页)这段论述,深刻总结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33年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65年的历史经验,概括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完全打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从走俄国人的路转到走自己的道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内外的形势异常严峻,以江泽 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开拓进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并以巨大勇气进行理论创新,全面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从而用新的理论和实践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宝库。
    综上 所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即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总结自己的历史 经验,更加自觉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升华的历史过程。随着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将不断地深化,并升华成为丰富而深刻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 贡献,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贡献。
 
 
 
 
 
 
 
 
 
 
 
 
 
 
 
 
 
 
 
 
 
 
 
 
 
 
 
十一
 
标题: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教学目标:
知识: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
技能:

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本质两个方面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论述题
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需要回答的基本理论问题。特色理论都是围绕这个基本理论问题展开和形成的。“ 什么是社会主义 ” ,核心是要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我们过去的社会主义观念,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二是来自传统社会主义观念和体制模式;三是 我们自己形成的对社会主义的理解。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严重束缚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对此,邓小平激愤地 说:“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八七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 性?”
自七十年代末,邓小平重新回到了政治舞台,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不是从书本上思考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他考虑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有一个现实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是到1978年已经进行了近30年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其现实。他不下20次 谈到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他关注的不仅是社会主义的名,而且还有社会主义的实。这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关于“社会主义本 质”,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使用过这个概念,但他们曾对社会主义本质做过深刻地分析和明确的阐述,他们从目的性与规律性去研究社会主义,提出了社会主义目的 是实现人类解放,使每个人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邓小平在解放思想、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把人 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1、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只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才能更加科学的认识马克思主义。
第二,我们现在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搞清楚这个问题是最基本的要求。否则,连是什么都不清楚,怎样去建设呢?
第三,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基本问题没有搞清楚。
这种对社会主义不清楚的认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五个字。
一是“纯”,即追求纯而又纯的单一的公有制,把实现全民所有制为单一所有制作为建成社会主义的第一标准。
二是“统”,即在管理体制方面,追求权力过于集中的统一体制。“长期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管理制度必须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实行中央高度民主集权的管理体制”。(实质是专制。纵观中国历史:专制和独裁)在这种体制下,不产生腐败才奇怪呢!
三是“均”,即把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理解成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共同贫穷,共同落后。四是 “快”,即经济急于求成。片面夸大主观意志的作用,“大跃进”、“超英赶美”、“一天等于二十年”,大搞人民公社化运动,致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 “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
五是“斗”。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和企图复辟,并成为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这样就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把阶级斗争视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为什么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仍然不能完全搞清楚呢?概括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 一,多年来,在我们的社会主义观念中严重存在着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的倾向。形势变了,时代背景变了,可我们对马克思理论的理解却没有改变。第 二,我们曾经把苏联模式神圣化,照抄照搬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及其相应的社会主义观念。列宁都承认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也没有搞清楚;可我们当时 却坚信苏联社会就是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所以把学习苏联当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方法。第三,正是由于我们长期把苏联模式当作唯一的或唯一正确的社会主义 模式,从而把这个模式的发展战略和体制的种种弊端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附加在社会主上。具体表现是把一些“中性”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对待,如商品经 济、市场经济、竞争、失业等,实行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竞赛、人人就业,把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政策拿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施,要求人们普遍大 公无私、大搞平均主义,离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孤立地谈制度优势。
2、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客观依据
第一,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第二,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客观要求。
第三,推进改革开放进程的迫切需要。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不清楚或不完全清楚,使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先后遇到了种种疑虑和困惑。改革之初,我们选择农村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建立起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经济责任制。对此,人们不理解、困惑过,实行对外开放,试办经济特区,人们茫然过,怀疑经济特区到底姓“社”还是姓“资”?要发展市场经济,引入竞争机制,允许国有资产有偿转让和拍卖,鼓励多种经济共同发展,人们更是困惑不解,怀疑中国是不是真的要丢掉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改革进入到攻坚阶段,与此同时关于姓“资”姓“社”的争论严重困扰着改革的深入。现实迫切要求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3、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形成过程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第一阶段,邓小平认为只有先解放思想才能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说:“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 1980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 “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他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开始。
第二阶段,邓小平开始陆续从反面提出什么不是社会主义。他先是提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进而强调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使用这种方法,邓小平后来又陆续阐述了“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他有别于他人阐述社会主义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
第三阶段,邓小平逐渐明确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1985年邓小平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后来他又提到:“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1991年他明确断定,“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这表明邓小平不断尝试着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概括性的表述。
最后,邓小平在明确了什么不是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之后,1992年视察南方时,对社会主义本质做出了科学的、精辟的、完整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首先要把握其内在结构及其特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是由“一个根本目标、两个保证”所构成,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目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物质保证,消灭剥削、消除 两极分化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制度保证。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十二
 
标题: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教学目标:
知识: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技能:

掌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教学重点:
 
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论述题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泽东曾经提出,群众性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已经过去,我们的任务是搞文化革命、技术革命,向自然界开战。党的八大在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后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但是后来由于党的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的不断发展,“以阶级斗争为纲”取代了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判断一个政党历史地位的标准,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平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江泽民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略)
、科学技是第一生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是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一个核心观点,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独特贡献。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领域出现了新的突破。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发生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宇宙航天技术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从70年代后期开始,又发生了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和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为主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新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新的科学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大为缩短。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劳动生产率成十倍、百倍、千倍的提高,已经成为实际上的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这不仅证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是正确的,而且显示出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是最主要的、第一位的。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有一个历史过程。
1975年9月26日,邓小平在听取中国科学院工作报告时,肯定了“汇报提纲”中关于“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观点,并强调指出:科学技术必须走在国民经济的前面。
1988年9月,邓小平又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2)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3)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3、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思想
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为此,党中央相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十三
 
标题: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教学目标:
知识:
 
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技能:
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这是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一切问题的基本依据。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斯性。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和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斯性。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1.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2.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什么,应该制定什么样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发展战略?所有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前我们党进行过探索但又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中国之所以会发生“文化大革命”等“左”的错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科学的、清醒的认识,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金会以后,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从整体上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起点问题。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级阶段理的形成和
    (一)典作家于社会主社会段的
1.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对未来社会区分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和高级阶段。但对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将会经历哪些发展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做出进一步的判断。
2.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低级阶段,第二阶段称为高级阶段。但是,列宁当时主要是回答俄国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具体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发展阶段问题,因而对这一思想未能做出进一步的阐发。
3.斯大林在1936年苏联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不久,没有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就提出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设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重建,1952年又宣布党的主要任务是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这种脱离实际、急于过渡的思想,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直到80年代初,安德罗波夫又提出苏联处于“发达社会主义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的论断,但他执政时间较短。
80年代末期,戈尔巴乔夫则指出苏联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对苏联国情做出了较为实际的判断,但由于改革方向的根本错误,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苏联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过高估计,对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政党产生了不良影响,致使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成为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通病。
4.毛泽东在1956年1月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尚未完成的思想。
1957年又明确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只是“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
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程度的估计发生了重大变化,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这种过高估计在实践中遭受严重挫折以后才比较清醒了些。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60年代初,毛泽东又提出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但由于对基本国情认识不正确,他又认为这个时期是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同衰亡着的资本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从而导致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灾难出现。
总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如何认清国情、如何正确判断我国社会所处历史方位的问题,我们党一直进行着极其艰苦和有益的探索,但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总的来说处于不完全清醒的状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做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二)社会主级阶段理的形成和发展
1、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党重新开始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探索。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大前提到初级阶段问题有三次。
第一次:1982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的科学论断。
第二次:党的十二大着重从物质文明还不发达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两方面来加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再次提出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把物质文明不发达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
第三次: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上更进了一步.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结构和精神文明的特点。
但总的说来,这三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或初级发展阶段时,都还没有把它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性问题加以把握,因而也还没有从理论上作为制定党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加以展开和发挥。
党的十三大报告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报告立论的基础,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2、发展:
党的十五大指出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作了科学的概括,精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
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正是由于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一个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我们才得以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定性分析)阐明了我国社会的性质。(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性质)
意义:A. 不能回到资本主义  B. 与“过渡时期”严格区别开;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定量分析)阐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程度。(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意义:一切决策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不要做“超越阶段”的蠢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三大曾从我国人口结构、工业发展水平、地区发展状况、科学教育文化发展等几个方面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五大更加全面地从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经济运行方式、文化教育发展水平、民富裕程度、地区发展状况、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及国际比较等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做出了九个方面的概括。(见教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其中,第一条和第九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展开。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理论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实践意义:对国情全面的、清醒的认识,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是防止“左” 的和“右”的倾向的思想武器。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讨论)
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
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1)从历史前提看,我国社会主义确立之时的生产力起点很低。(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要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完成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
(2)从现状看,我国的社会主义还没有获得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表现在:
总体上还没有完成工业化;各地区、各方面发展的多层次、不平衡(工业、科教、地区、人民生活等方面)
(3)从发展看,赶上发达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人均差距更大);赶上发达国家,达到中等水平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十四
 
标题: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教学目标:
知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和特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技能: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深刻理解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依据;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把握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教学重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和特点;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1.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是什么?
  2. 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关系是什么?
  3.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特点是什么?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左”的错误,上述正确认识未能很好地坚持下去。1957年以后,越来越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进一步提升为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得出了新的概括。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贯穿于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言,“人民”包括各阶层人民群众,具有整体性,“需要”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就落后的社会生产而言,包括生产力的落后,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也包括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
十六大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表现在:
  • 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
  • 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 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 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 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
  • 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 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1、党的基本路线的形成
  • 新民主主义总路线
  • 过渡时期总路线
  • 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 1962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
  • 1987年,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十三大对基本路线的完整概括: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核心内容, 是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实现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实现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制定
基本纲领:把基本路线规定的奋斗目标具体化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 制定的思想前提是党的基本路线
  • 制定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理论
  • 制定的实践依据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探索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
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
3、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讨论)
  • 党的纲领包括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两部分
  • 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
  • 党的最低纲领是指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制定的最近目标,又称基本纲领。
  • 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
    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历史探索
  新中国成立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构想。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在20世纪内,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构想,并设想用100年时间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56年又把这一任务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                1963年第三届全国人的第一次会议把交通运输业现代化改为科学技术现代化,进一步明确了四个   现代化的目标。
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宣布:“从第三个五 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并把它作为在20世纪内奋斗的目标。
1975年,当人们对“文化大革命”中在阶级斗争名义下人为制造的无休无止的争斗十分不满、对中国的前途感到渺茫的时候,周恩来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了这一目标,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精神,鼓舞了人民的斗志。但由于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等重大问题缺乏始终一贯的科学认识,使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2、“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1979—1982年),主要是确立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和“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1980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把今后20年分为两个10年,初步提出分“两步走”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设想,并指出:“经过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然后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这个战略构想,后来在全国五届四次人代会和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得到肯定。党的十二大把小康目标作为党的行动纲领提了出来。
第二阶段(1982—1987年),第三步战略目标提出阶段。即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984年邓小平又提出了更长远的战略构想:“我们确定了一个政治目标: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八百美元。……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再发展三十年到五十年,力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构想,对“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作了明确的规定。
十三大报告正式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GNP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GNP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人均达到1000美元,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第三步,到21个世纪中叶,人均GNP达到中等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GNP是“国民生产总值”的英文缩写。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缩写。所渭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是以本国常住居民为准的。所谓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其领土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国界为准进行计算的。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还是国内生产总值,都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
第三阶段(1987--),发展战略思想进一步完善阶段。十三大以来,逐步提出了在21世纪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党的十六大深刻分析了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了大体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围绕实现这个目标制定了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这是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战略,为我们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
1、小康的涵义
"小康"一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并成为好生活的代名词。“小康”一词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作为社会模式最早见于西汉《礼记·礼运》,古人将其与“大同”并列为两种不同的社会状态,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在古代思想家眼里,“大同”是指那种精神上高度统一,物质上极度丰富的社会状态,天下为公、路不拾遗、井然有序的理想社会,“小康”是天下为家、温馨和睦、讲究礼仪的亲情社会。它所反映的就是那种民众能够自给自足、丰农足食、无忧无虑、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状态。我国古代的墨家把小康社会描绘成:“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么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如唐朝的“贞观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等那种太平盛世都可以看作是古代实现小康的范例。小康社会寄托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
邓小平用我国历史上“小康”的概念,赋予其新的内容,表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时期内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他指出:“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更重要的是,那时我们可以进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的行列,这样的国家不多。”  
2、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低水平的小康,是指刚进入小康的门槛,只是解决了衣食无虞的基本生存需要,离宽裕还较远。不全面主要是指已经达到的小康侧重于物质文明方面,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关注不够。发展很不平衡是指进入小康的人口在全国分布是不平衡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存在巨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经济建设与改革的目标。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既体现了对邓小平小康思想的继承,又体现了时代特征,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这个目标的~实现,将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有了这个奋斗目标,就有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基点和前进方向。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的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论断,是在对国际环境、国内形势和我国现在已经展现出来的发展态势作了科学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21世纪头20年,我国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2003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1 000美元,到2020年要达到3 000美元以上。
 
 
 
 
十五
 
标题: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技能:

要求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教学重点:
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教学难点: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1. 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 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邓 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多次强调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就会葬送我国的现代 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因为就国内来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时始终未能完全突破高 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比较缓慢,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就国际来看,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世界经济联 系日趋紧密,原有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
改 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它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 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它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 革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 发展。根据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可以得出这样两条结论:一是不改革没有出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二是以改革为名,改变社会主义性 质也没有出路,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3.“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时,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的增强是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表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体现。“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 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毛泽东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它和其它社会制度下的矛盾有何区别?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正确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党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它们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它可以依靠社会主义本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调整得到解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发展
在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没有充分展开,各种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所以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能作最一般的概括。而且, 由于他在理论认识上的局限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科学认识等原因,导致了实践中的失误,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
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解放生产力只是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联系到一起的认识,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从而为改革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邓小平在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强调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的一致性。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十六
 
标题: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教学目标:
知识:
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技能:

    分析了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全面认识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教学重点:
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教学难点:
 
全面认识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思考题(作业)
  1. 为什么说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4、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邓小平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 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 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改革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它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我们只能在实践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改革推向前进,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精心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
第 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为此,要坚持一切为了 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要坚持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实际利益的工作原则,要坚持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工作重点。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改革和开放紧密相联,邓小平一方面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都叫改革,另一方面,又把改革政策也称为开放政策,即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
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和政策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1.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2.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3.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产业等。
2001年11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它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一方面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全面履行承诺,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逐步开放服务业市场,按 照世贸组织的要求加快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立法,等等。另一方面,在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近30年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我国经 济实现持续高速增长与发展中,对外开放战略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对外开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为此,我们必须 适应经注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更好地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开放战略,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第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
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提高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切实维护国家各种安全的能力。